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人心常为功利所扰,难逃喧嚣浮躁。文化素质教育亦常被视为“非实用之学”,居于专业技能之后。然而,越是时代奔涌之际,越需有人回望根本、守望文脉。陈怡先生自电力工科转入传统文化经典之门,数十年如一日躬耕于大学讲坛,讲《论语》,说《老子》,导《庄子》,默默守望斯文之道。他不是趋风应势的改革者,而是扶持根脉的播种人;他不以热闹著称,却在寂静中发出常温。他说:“经典,是压舱石。文化,是人的根。” [了解更多]
3月6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院长姜景奎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印度文学的审美特征——以印度中世纪文学为例”为题,通过对印度中世纪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探讨印度文学的审美意趣和平仄韵律,议论印度文学的人体描摹手法以及“梵我合一”追求,兼及中印文学审美比较以及印度文学汉译情况,构建了理解印度文学审美特征的立体视角。线上和线下共计2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