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架轩读书沙龙  >  活动回顾

活动回顾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48期举行 肖鹰、王立刚对谈以神为马:中国美学的游与思

 (学生通讯员 吉莉)12月4日下午,第四十八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219举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肖鹰、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王立刚围绕《以神为马:中国美学的游与思》一书展开对谈,就“美学热”、文化整体主义、美的标准、庄子美学等话题进行交流。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邓耿担任主持。

屏幕快照 2025-06-20 下午4.59.59.png


嘉宾肖鹰(左)与王立刚(右)对谈

王立刚首先介绍了本次对谈的背景和契机,其次分享了阅读《以神为马:中国美学的游与思》一书的心路历程,肯定了此书勇于突破传统观点的创新性价值。并就近些年“美学热”的冷却、如何确定新的美学研究范式、最高审美范畴、庄子美学、《红楼梦》与道家思想等问题进行提问。

屏幕快照 2025-06-20 下午5.00.27.png

嘉宾肖鹰发言

肖鹰就以上提问分享了对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入思考。他指出,“美学热”确实有所降温,近年来虽然出现诸多新兴概念,但真正深刻的研究仍有待继续进行,这与学术的工业化与美学的过度娱乐化倾向相关。美学研究者应该反思文化整体主义下的中西美学比较观,探索一个更恰当的研究方法。对于审美的最高层次,他认为想要提炼出统一的标准是不易的。美学精神的背后是哲学,对美学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深层方面的素养,而不止是局限于简单的文献研究。

屏幕快照 2025-06-20 下午5.01.11.png

嘉宾王立刚发言

此外,王立刚以书名中的“游”字为起点,延伸出对庄子美学的讨论。肖鹰就此分享了阅读庄子以及海外游学的思考,认为庄子美学对中国美学是重要的,其对后世最根本的影响,在于“游化同天”的真人理想。

屏幕快照 2025-06-20 下午5.01.43.png

主持人邓耿与对谈嘉宾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听众就庄子美学的新突破、中国艺术的生命来源等话题与嘉宾展开探讨与交流。

 

嘉宾介绍


肖鹰,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度游历欧美。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中西艺术及文化批评。已出版著作:《肖鹰文集初编》(美学卷/批评卷)、《不朽的艺术》(合作)、《中国美学通史·明代卷》《说与不说》《中西艺术导论》《美学与艺术欣赏》《真实与无限》《形象与生存》。

 

王立刚,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资深编辑,作家。策划出版“海外中国哲学丛书”“爱智文丛”以及《庄子哲学》《中西印哲学导论》等,曾获文津奖、吴大猷科普奖等。

 

主题书简介

 

《以神为马》,语出《庄子》。借作书名,意指在“有涯”与“无涯”的对立中,以自由精神追求学术—人生的无限境界。从风骨到神韵,从李贽的童心与空观到被误解的王国维境界说,再到庄子美学辨正;从陶渊明的乡土诗意到老年徐渭的少年情怀,再到《红楼梦》美学意蕴的新解……作者肖鹰多年潜心研究中国美学,以美学基本理论的探寻为要津,纵深出入中西艺术,最终落实于中国美学与艺术的经典问题和核心范畴的审思。

《以神为马》以庄子“游”的观念导航中国美学,验之以中国文化的多元丰富,书中对20世纪以来的多种通行观念的尖锐质疑为深化中国美学研究提出了挑战性话题,表现了作者在古今、中西的纵横交集中的美学探索和理论建树。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