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架轩读书沙龙  >  活动预告

活动预告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9期预告:天边有一块乌云——作为有限理性主义的儒学-[刘东 范利伟]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9期

 

什么是邺架轩读书沙龙?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邺架轩读书沙龙每次以一本书为主题,邀请二到三位著名学者讲谈,并与读者进行现场交流。

 

沙龙预告:天边有一块乌云——作为有限理性主义的儒学

 

嘉宾:刘东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副院长

范利伟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后

时间:2018年6月9日(周六)19:00

地点: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西侧)

主办: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清华大学图书馆

            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

            江苏人民出版社

直播平台:学堂在线

 

嘉宾介绍:

刘东,1955年生于江苏徐州,1977年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990年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创办并主持了《中国学术》杂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 “艺术与社会译丛”“同一颗星球”丛书等。《天边有一块乌云:儒学与存在主义》为刘东教授最新大作。治学领域涵盖美学、比较文学、国际汉学、政治哲学、高等教育、艺术社会学等。

范利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概念史、海外汉学。

 

主讲内容:

多年来刘东教授在中西、古今的学问间行走、对话。本书即是刘东老师沉潜三十余年的深思之作。刘东教授从比较研究的独特视角出发,在儒学与存在主义两者间对话,这对话带来了孔子与萨特的相遇。纵然时地相隔久远,思想家却面对着相似的困境,他们看得见头顶的蓝天,也看得见天边的乌云,他们预埋心中苦痛的同时,仍然悦乐地延续了个人的生命乃至整个文明的气运。

我们邀请刘东教授谈谈本书,谈谈中国文化、国学、儒学、中西学问交流等话题,为我们全面梳理中国文化的特质、精神。

 

主题书简介:

《天边有一块乌云:儒学与存在主义》是刘东教授沉潜三十余年的深思之作。作者从比较研究的独特视角出发,在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强烈反衬下,潜回儒家学说的原生场域,借此而提出:孔子使人如沐春风的教诲,竟是源自对于生命有限的悲恸自省。作者以天边的乌云为喻,儒者所认识的人生之天是晴朗、明亮、光洁的,而这天穹边上,却悬垂着一块乌云,这乌云代表了历史的不确定、人生的偶然与无常、天命的莫测与残酷,正是这种忧患意识和清醒判断,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底线。

谈及中国文化,人们往往会想起一连串的四字成语。刘东教授在书中提出了“绝地天通”的起点,以平衡以往的“天人合一”之说;提出了“认识优先”的原则,以修正以往的“伦理本位”之说;提出了“儒杨互补”的命题,以补正以往的“儒道互补”之说;更以“内在而不超越”的判断,干脆否定了“内在超越”之说。——而所有这些带有针对性的新颖提法,都一以贯之地来自他将儒学视作一种“有限理性主义”的基本判断。

多年来刘东教授在中西、古今的学问间行走、对话。本书即是刘东老师沉潜三十余年的深思之作。刘东教授从比较研究的独特视角出发,在儒学与存在主义两者间对话,这对话带来了孔子与萨特的相遇。纵然时地相隔久远,思想家却面对着相似的困境,他们看得见头顶的蓝天,也看得见天边的乌云,他们预埋心中苦痛的同时,仍然悦乐地延续了个人的生命乃至整个文明的气运。

我们邀请刘东教授谈谈本书,谈谈中国文化、国学、儒学、中西学问交流等话题,为我们全面梳理中国文化的特质、精神。

 

现场活动流程:

1.         刘东演讲

2.         嘉宾互动

3.         读者互动

 

活动报名:

希望现场参与沙龙活动的老师和同学,请发送邮件至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进行报名(邮箱:culture@tsinghua.edu.cn),需注明“姓名、院系、年级(职称)、手机号”等信息。

 

直播二维码

15452956571380132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