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十五讲》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
简介:
《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将邀请我校在各领域长期开展生态文明研究和实践的4位院士和10位教授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阐述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说明生态文明的由来,介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向,共同探讨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是怎么出现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有何内在关联?为什么粗放式、高消耗、低效益的线性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为什么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为建设生态文明,应如何改变能源结构?应如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必须激励何种科技创新?必须制定何种法律体系?必须树立何种自然观、知识观(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应如何改变消费偏好和消费方式?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第一讲 人类文明的兴起和演进
演讲人:清华大学 梅雪芹 教授
日 期: 2018年2月26日(周一)13:30
地 点:第六教学楼6A017教室
演讲人简介:
梅雪芹,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英国史和环境史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访问研究,曾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客座教授,目前兼任德国慕尼黑大学雷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撰有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作有《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环境史研究叙论》等,译著有《什么是环境史》、《火之简史》、《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等。
内容简介:
从某种意义而言,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史。是什么力量引发了这种变迁?这种变迁带来了何种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走向何处?“生态文明十五讲”第一讲将从史学者的视角揭示“生态文明”发轫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特别提示:
1.从2015年3月2日起,清华大学《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列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按该课程要求举办,没有选修《生态文明十五讲》的本科生可以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选听讲座,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
2.第六教学楼6A017教室入场时间为当日13:00。根据《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修订)》相关规定,为确保安全,入场人数控制在110人,额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