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八):
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简介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于2005年4月拉开帷幕,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七个主题系列,共计三百余场。自2008年9月起,该系列讲座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主体部分以必修学分的形式列入清华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自2015年9月起调整为选修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凡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文化,既渗透着历史基因又浸润着时代精神,既延续着本土文化的血脉又吸纳着外来文明的精华。
《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八)将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主题,广邀校内外知名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理论视角、不同分析层面,深入阐释和解读如何正确处理“守”和“变”、“中”和“外”的关系,引导清华学子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第十四讲 破解文化交流密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演讲人:文化部原驻外文化参赞 车兆和 先生
主持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 曹 莉 教授
日 期:2018年11月22日(周四)14:00
地 点:六教6C300
演讲人简介: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并于同年到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工作。1984年到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工作,从此开始了其长达30余年的文化外交生涯。除了菲律宾外,还出任过中国驻以色列、土耳其、南非、韩国和美国的文化专员暨文化参赞和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等职,是一位职业文化外交官。
现为北京大学和文化部共同创建的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特聘专家、国家艺术基金委评委会委员、商务部援外项目评委会委员等职务。
特别提示:
1、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从系列之(七)第二讲起,《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按照《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要求举办。希望获得讲座课程学分的本科生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欢迎其他师生光临旁听。
2、六教6C300教室入场时间为当日13:30。
3、根据《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修订)》相关规定,为确保安全,该场讲座入场人数控制在460人,额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