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课程  >  讲座预告

讲座预告

第10周(周四)《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肖 鹰]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美学系列专场第一讲)

演讲题目:《红楼梦》的美学意蕴

演讲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肖  鹰    教   授

主持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孙  晶    副教授

日    期:2020年11月19日(周四)14:00

地    点:六教6C300教室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演讲人简介:

      肖鹰,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著名美学家、文化批评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美学、中西艺术、当代文化,已出版论著:《肖鹰文集初编•美学卷 / 批评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不朽的艺术》(合著,东方出版社2016)、《中国美学史•明代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说与不说――肖鹰文学批评集》(台湾新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4)、《中西艺术导论》(北京大学2005)、《美学与艺术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等。

演讲内容:

      《红楼梦》以大观园为核心场景,以贾宝玉为主人公,以宝黛之恋为贯穿全书的红线。本讲座从大观园、贾宝玉和宝黛之恋三个意象层面探讨《红楼梦》的美学意蕴。《红楼梦》在虚实交融的叙事中,以极切实又极奇幻的笔法,展示了一出以贾宝玉为中心意象的凄美而炽烈的人生戏剧。在熔铸多元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对庄子哲学的生命精神的阐发,是《红楼梦》的美学意蕴之真谛。阅读《红楼梦》,解析贾宝玉,都须从反面——即庄子哲学的“无用之用”——着眼。这无用之用,就是自我生命的真实和自由,扩大讲,就是世界的生机和无限。

特别提示:

       1、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从系列之(七)第二讲起,《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按照《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要求举办。希望获得该课程学分的本科生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欢迎其他师生光临旁听。因疫情未能到校的选修学生可通过荷塘雨课堂输入邀请码 IXBXCC进行线上学习。

       2、六教6C300教室入场时间为当日13:30。

       3、根据《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修订)》相关规定,为确保安全,该场讲座入场人数(含主会场和视频直播教室)控制在460人,额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