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十五讲》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
简介:
《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将邀请我校在不同院系、不同领域长期开展生态文明研究和实践的十余位院士专家教授从不同角度阐述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说明生态文明的由来及其基本理论,介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向。启发学生学习与思考:为什么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什么是绿色发展?如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从而建设生态低碳循环经济?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知下,如何推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必须激励何种科技创新?如何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致的法律体系和教育体系?必须树立何种自然观、知识观(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如何在全球推广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改变消费偏好和消费方式?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第五讲 生态文明新征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演讲人:清华大学 贺克斌 教授
时 间: 2022年3月21日(周一)13:30
地 点:第六教学楼6A017教室
演讲人简介: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教育部科技委环境学部主任;担任全球排放研究计划(GEIA)中国工作委员会主席,全球能源评估研究计划(GEA)环境组组长,国际清洁交通技术委员会(ICCT)委员等。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PM2.5的研究,在大气颗粒物与复合污染识别、复杂源排放特征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发表SCI学术论文380余篇,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科扎雷利奖。出版专著6部,在2014-2020年被爱斯唯尔连续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2018年-2021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2018年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奖”团队奖,201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本讲简介:
本讲从政治、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关系展开,揭示了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战略意义,阐明了碳中和目标和大气污染控制目标的一致性,并对能够有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领域进行了梳理。本堂课,同学们将会听到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双碳战略?如何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
特别提示:
1. 从2015年3月2日起,清华大学《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列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按该课程要求举办。没有选修《生态文明十五讲》的本科生可以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选听讲座,希望获得讲座课程学分的本科生请到场打卡签到。
2. 《生态文明十五讲》22年春季学期的授课地点为第六教学楼6A017教室,因疫情未能到校的选修学生可通过腾讯会议(会议ID为471-5977-0382,密码为202214)进行线上学习和签到,同时欢迎其他师生旁听。
3. 第六教学楼6A017教室入场时间为当日13:00。根据《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修订)》相关规定,为确保安全,入场人数控制在150人,额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