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十五讲》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
简介:
《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将邀请我校在不同院系、不同领域长期开展生态文明研究和实践的十余位院士专家教授从不同角度阐述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说明生态文明的由来及其基本理论,介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向。启发学生学习与思考:为什么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什么是绿色发展?如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从而建设生态低碳循环经济?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知下,如何推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必须激励何种科技创新?如何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致的法律体系和教育体系?必须树立何种自然观、知识观(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如何在全球推广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改变消费偏好和消费方式?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第十三讲 绿色能源
演讲人:清华大学 周剑 副研究员
时 间: 2022年5月23日(周一)13:30
演讲人简介:
周剑,副研究员,博士,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助理所长,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碳市场、低碳发展,曾作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气候专项立项组成员,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CDM支持等课题。曾主持北京市碳排放交易试点、低碳北京试点、碳排放峰值等相关支持研究工作,是北京市碳市场总体设计者之一,也是全国温室气体直报制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研究者。作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委员会委员,低碳工作组组长,负责编制了《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方案》。曾为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成员、亚洲银行碳市场专家库成员、中日韩碳定价机制论坛中方联络人。
本讲简介:
在本讲中,周老师将从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与举措开始,指出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全面介绍能源转型与减排的方向和举措。此外,周老师将在“碳中和”目标下对中国减排路径研究方法展开介绍,并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碳市场对减排的推动作用。
特别提示:
1. 从2015年3月2日起,清华大学《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列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按该课程要求举办。没有选修《生态文明十五讲》的本科生可以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选听讲座。
2. 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学校研究结果,22年春季学期的《生态文明十五讲》从5月6日起暂时调整为线上授课,学生们可通过腾讯会议(会议ID为471-5977-0382,密码为220402)进行学习和签到。
3. 腾讯会议的姓名备注将作为线上考勤依据,请通识课选课同学和《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选课同学及时修改。为了优先保障校内选课同学,同时共同维护线上学习的良好环境,请旁听同学或老师实名。备注格式为:通识课选课同学请用“姓名-学号-选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选课同学请用“姓名-学号-学院-文素”;旁听同学请用“姓名-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