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道”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
演讲题目:善用AI 促进我国优秀学生成为世界一流大师
演 讲 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物理班首席教授 朱邦芬
时 间:2025年4月15日(周二)13:30~15:05
地 点:六教C300教室
演讲人简介:
朱邦芬教授,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1-200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2003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2年为英国物理学会Fellow。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委员,美国UIUC等8所大学客座教授。现任清华学堂叶企孙物理班和清华大学物理攀登计划首席教授,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8个学术刊物编委或顾问,《物理》主编,以及多个研究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朱邦芬院士是研究半导体量子结构物理的一位科学家,他与黄昆先生一起确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式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黄朱模型”,引起国际上普遍重视。
特别提示:
1. 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课程号:00690651)。该课程由新人文讲座系列、社科大讲堂系列、世界文学系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前沿系列、王国维学术讲座系列、“学术之道”课程、“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等构成。自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起,该课程无需本科生、研究生网上选课(研究生需按照相关要求列入个人培养计划),选听签到次数达到8次及以上并提交合格的书面报告可以获取1学分(考查)。希望获得学分的本科生、研究生,请在申请学分的当个学期第17周周日前,将课程书面报告电子版提交至邮箱:culture@mail.tsinghua.edu.cn。书面报告总字数不少于2500且需涵盖三部分内容即:对所选听的各场讲座进行简要的主题综述;带着问题意识,对其中某场或某几场讲座写出深入原意、言之有物的心得体会;对“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书面报告以word文档提交,文档命名格式为:文素讲座报告-姓名-学号-联系电话。
2.自2014年春季学期起,“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六位首席教授面向学堂班学生联袂开设《学术之道》课程,其他本科生、研究生可以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选听讲座,希望获得讲座课程学分的本科生、研究生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入场时间为当日13:00。根据《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修订)》相关规定,为确保安全,除必修《学术之道》的同学外,本场讲座有40个座位对本科生、研究生开放,额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