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课程  >  讲座预告

讲座预告

第9周(周二)“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葛兆光]

清华大学“王国维学术讲座”

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自2010年起设立“王国维学术讲座”,旨在弘扬以王国维先生为典范的清华人文学术传统,推动清华人文学科的复兴与发展。讲座秉持前沿性、原创性、国际化与多学科交融发展理念,致力于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前沿学术成果的及时发布与传播。十余年来,李学勤、裘锡圭、林沄、艾兰(Sarah Allan)、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柯马丁(Martin Kern)、巫鸿(Wu Hung)等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应邀开讲,每期皆吸引众多师生参加,“王国维学术讲座”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校级重点人文学术活动品牌。

 

演讲题目:重审传统中国的皇帝制度——从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起

演  讲 人:葛兆光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

主  持 人:黄德宽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

时       间:2025年11月11日(周二)15:00

地       点: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441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协办单位: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演讲人介绍:

葛兆光,北京大学本科(1982)、研究生(1984)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创院院长,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及中国的思想、文化与宗教史。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想象异域》、《何为中国》、《历史中国的内与外》等。曾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1988)、第一届“长江读书奖”(2000)、第26届日本“アジア·太平洋”大奖(2014)、第三届韩国“Paju Book prize”(2014)、第八届“香港书奖”(2015)、第三届“思勉原创奖”(2015),及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7)。2009年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选为第一届“普林斯顿全球学人”(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22年获香港教育大学颁授人文学荣誉博士。

 

演讲内容简介:

从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对殷周王位继承制度变迁的理解,及其与历史上古代中国皇位实际传承的矛盾中,重审传统中国的皇帝制度,并在与世界其他帝国皇帝制度的比较中,讨论传统中国史中的一些问题。

 

特别提示:

1、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课程号:00690651)。该课程由新人文讲座系列、社科大讲堂系列、世界文学系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前沿系列、王国维学术讲座系列、“学术之道”课程、“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等构成。自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起,该课程无需本科生、研究生网上选课(研究生需按照相关要求列入个人培养计划),选听签到次数达到8次及以上并提交合格的书面报告可以获取1学分(考查)。希望获得学分的本科生、研究生,请在申请学分的当个学期第17周周日前,将课程书面报告电子版提交至邮箱:culture@mail.tsinghua.edu.cn。书面报告总字数不少于2500且需涵盖三部分内容即:对所选听的各场讲座进行简要的主题综述;带着问题意识,对其中某场或某几场讲座写出深入原意、言之有物的心得体会;对“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书面报告以word文档提交,文档命名格式为:文素讲座报告-姓名-学号-联系电话。

2、从2021年12月1日起,清华大学“王国维学术讲座”系列活动列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按该课程要求举办,希望获得讲座课程学分的本科生、研究生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欢迎其他师生光临参与。未经主办方允许或授权,请现场师生勿以录音、录像、拍照等任何形式对外传播。

3、讲座入场时间为当日14:40。入场人数控制在70人,额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