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讲座预告

第8周(周一)“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江亿]

“生态文明十五讲”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

 

简介:

       “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将邀请我校在不同院系、不同领域长期开展生态文明研究和实践的十余位院士专家教授从不同角度阐述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说明生态文明的由来及其基本理论,介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向。启发学生学习与思考:为什么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什么是绿色发展?如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从而建设生态低碳循环经济?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知下,如何推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必须激励何种科技创新?如何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致的法律体系和教育体系?必须树立何种自然观、知识观(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如何在全球推广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改变消费偏好和消费方式?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第八讲 生态城市

 

演讲人:清华大学 江亿 教授

时    间: 2025年4月7日(周一)13:30-15:05

地    点:东阶梯教室0

 

演讲人简介:

江亿,1952年生,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7年清华大学建工系暖通专业本科毕业,198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国务院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IPCC(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第五次评估报告写作组成员、IEA(国际能源组织)ECBCS(建筑与社区节能)合作项目理事会成员。主持出版每年一册的《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年度报告》,主持一年一度的建筑节能学术周活动。对中国建筑节能事业影响重大。参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和政策机制研究,系统地提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和相关政策机制。曾获国家级科技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演讲内容简介:

在本讲中,江老师将从建筑部门的能源消耗现状开始,引领同学们思考如何在“碳中和”的目标下推动建筑部门节能减排,如何保障稳定能源供给,如何立足地区差异、季节差异、自然资源差异,寻求解决之道。本讲将带领同学们认识减碳的步伐并不应停留在生产端,生活端的减碳同样势在必行,身边的减碳行动关乎每个人的生活!

 

特别提示:

1. 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课程号:00690651)。该课程由新人文讲座系列、社科大讲堂系列、世界文学系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前沿系列、王国维学术讲座系列、“学术之道”课程、“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等构成。自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起,该课程无需本科生、研究生网上选课(研究生需按照相关要求列入个人培养计划),选听签到次数达到8次及以上并提交合格的书面报告可以获取1学分(考查)。希望获得学分的本科生、研究生,请在申请学分的当个学期第17周周日前,将课程书面报告电子版提交至邮箱:culture@mail.tsinghua.edu.cn。书面报告总字数不少于2500且需涵盖三部分内容即:对所选听的各场讲座进行简要的主题综述;带着问题意识,对其中某场或某几场讲座写出深入原意、言之有物的心得体会;对“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书面报告以word文档提交,文档命名格式为:文素讲座报告-姓名-学号-联系电话。

2. 从2015年3月2日起,“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列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按该课程要求举办。没有选修“生态文明十五讲”的本科生、研究生可以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选听讲座,希望获得讲座课程学分的本科生、研究生请到场打卡签到。

3. 该场讲座入场时间为当日13:00。根据《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修订)》相关规定,为确保安全,入场人数控制在150人,额满即止。

4. “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旨在普及生态文明基础知识,介绍生态文明基本理论。欢迎校内外其他师生旁听,校外师生可通过腾讯会议(会议ID为933-2395-3340,密码为202515)进行线上学习,并修改参会名称为“姓名-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