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讲座预告

第10周 (周二)“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侯旭东]

“人文清华”讲坛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预告

 

开办“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传承百年人文传统、打造人文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讲坛定期邀请杰出学者在新清华学堂开讲,构建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

 

演讲题目:发现历史的隐藏款

演  讲 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侯旭东

主   持 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王立斌

时        间:2025年11月18日(周二)19:00

地        点: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公益支持: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演讲人介绍:

侯旭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主要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与出土文书简牍,偶及中国近代史,近年关注古代国家的形态与运行机制。出版《汉家的日常》、《什么是日常统治史》、《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近观中古史:侯旭东自选集》、《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与《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论文八十余篇、译著数部。

 

演讲内容简介:

汉景帝的餐桌上有没有老鼠?“鸦片战争“发生的时候,道光帝在做什么?除了帝王将相,普通人在历史长河中若隐若现,承担什么角色?中国是如何成为农业国的,千年之中,哪些力量促成了这一结果?历史并非单一线索,11月18日晚7点,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带领,反思宏大叙事和线性史观,发现冰山之下的常事、常人和多样可能,《发现历史的隐藏款》,也在历史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隐藏款”人生。

 

特别提示:

1、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课程号:00690651)。该课程由新人文讲座系列、社科大讲堂系列、世界文学系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前沿系列、王国维学术讲座系列、“学术之道”课程、“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等构成。自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起,该课程无需本科生、研究生网上选课(研究生需按照相关要求列入个人培养计划),选听签到次数达到8次及以上并提交合格的书面报告可以获取1学分(考查)。希望获得学分的本科生、研究生,请在申请学分的当个学期第17周周日前,将课程书面报告电子版提交至邮箱:culture@mail.tsinghua.edu.cn。书面报告总字数不少于2500且需涵盖三部分内容即:对所选听的各场讲座进行简要的主题综述;带着问题意识,对其中某场或某几场讲座写出深入原意、言之有物的心得体会;对“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书面报告以word文档提交,文档命名格式为:文素讲座报告-姓名-学号-联系电话。

2、从2016年4月19日起,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系列活动列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按该课程要求举办,希望获得讲座课程学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请凭票并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欢迎其他师生光临旁听,入场时间为当日18:30。

3、领票时间:11月13日(周四)12:30开始领票,领完即止。

4、领票地点:新清华学堂票厅(新清华学堂东南角)、C楼总服务台109房间。

5、领票办法:持本人身份证或校内有效证件,每人每证限领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