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活动

新闻及活动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二期 黄燎宇、李维对谈《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



(学生通讯员 魏翀)2017年10月26日下午,在热爱阅读的校内外各界人士的期盼中,邺架轩读书沙龙于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负一层的邺架轩书店迎来了第二期座谈。


邺架轩沙龙第二期.png

讲座现场


本次沙龙围绕德国著名政治学家、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成员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ünkler)的力作《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展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知名翻译家黄燎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译者李维应邀莅临,与在场师生一起畅谈德国历史及其神话,探讨神话与政治的联系,以及新时代如何借由神话构建新的民族精神。


邺架轩沙龙主持人及演讲人.png

王巍、黄燎宇、李维


沙龙伊始,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首先介绍了邺架轩书店的创办理念与邺架轩读书沙龙的运行方式。商务印书馆学术编辑中心主任郑殿华表示,《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这本书是了解德国政治和历史的佳作,而在商务印书馆成立120周年之际开展本次活动,激励一批青年读者在将来成为商务印书馆的作者、译者,可以说是嘉惠学林之举。


黄燎宇.png

主讲嘉宾:黄燎宇



黄燎宇教授首先介绍了他高度关注《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一书的原因。黄燎宇从北京大学德语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办公室内悬挂的一副题为《谁是野蛮人》画作说起,该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为与敌对国论战所作,用描绘德国神话的方式展示了德国的辉煌。观看者在看到该画作时无一例外展现出复杂的心情,使得黄燎宇对德国历史、政治以及神话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多年来教学科研和翻译工作与神话问题的密切联系,使得他一直关注着该书的翻译进程。

紧接着,黄燎宇总结了该书的特点:一是该书资料详实,视野开阔,是德国政治神话和民族神话的大百科;二是该书作者善于叙事,历史现实两个维度相互穿插,历史、文学、政治多个方面均有涉及;三是该书谈及神话,重点不在辨别神话真伪,而在告诉读者如何运用神话,以及如何依据现实需要构建神话。该书作者是马基雅维利式的现实主义者,当今德国的现实需要迫使作者以构建神话为出发点进行创作。黄燎宇引出了关于德国的永恒之问:德国为何会出现希特勒及其灭犹事件,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如果把希特勒当成德国神话的终点再向前追述,那就只能反对而非建构神话,这种历史造成的矛盾也正是该书着力阐释的对象。


李维.png

主讲嘉宾:李维


李维教授则从翻译者的角度,介绍了该书学术价值。他回忆起自己在初次阅读这本书时,便深为钦佩作者对历史学方法和材料的纯熟驾驭,故马上决定翻译。该书描写德国近现代知识阶层利用神话为其政治利益代言的途径和方法,不仅为研究德国政治历史提供了新途径,甚至对中国的神话研究和历史研究也颇具启发意义。该书是从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心理、心态多方面理解德国历史的重要著作,在历史学研究方面,该书重点阐发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德国的历史特点和神话的关系;二是德国的环境与神话的关系,例如魏玛地区的神话何以成为全民的神话;三是重大历史事件和神话的关系,每当德意志民族遇到重大历史挑战时,神话就会以暗示或明示德意志强大的历史必然性的方式复兴;四是该书不仅有时间的线索,更是从多面性的角度论述神话材料;五是神话的现实意义,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德国现阶段存在精神衰败的风险,但伟大的民族一定有超越现实的目标,神话就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这样的目标。

最后李维结合切身的翻译体会说到,翻译不是词义的搬家,而是结合中文语境的二次创作,其重点在传神,引起了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学生提问.png

学生提问


导读与对谈环节结束后,来自不同学院的老师同学各抒己见,与嘉宾展开深入交流。所提问题包括欧洲难民潮对德国政治及德意志精神的影响、思想史研究中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矛盾、童话与神话的关系、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一般道路和普世道路的选择等等,体现了清华学子的理论素养和现实关怀。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对德国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也是为追求中国梦蓄力,第二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




相关链接


主题书目:

在德国历史中,神话总是与政治密切相关,如“红胡子”弗里德里希大帝将于帝国复兴时死而复生的传说、民族史诗《尼伯龙人之歌》、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故事、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轶事……此类政治神话在各个时期被用来解释不同的现实。“二战”之后,分裂的德国对于政治神话的解读又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赫尔弗里德·明克勒的著作《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用神话透视了德国人和他们的历史。他审视了尼伯龙人等古老传说的精神力量,考察了那些决定历史命运的地方,例如魏玛、纽伦堡以及莱茵河。不仅反罗马英雄赫尔曼、弗里德里希大帝,以及教皇这样的历史人物在书中登场亮相,甚至德国马克作为现代德国的神话,也出现在他的研究视野中。

明克勒在书中采用宏大的历史分析方法,尤其注重考察神话的嬗变过程,神话如何塑造德国人的民族个性,德国人独具怎样的力量以激励行动,德国的政治悲剧如何与神话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相同神话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政治功能的分析,明克勒研究了神话同德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与悲剧究竟具有何种联系。


作者: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ünkler),1951年生,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成员,以研究政治思想史和战争理论著称。著有:《马基雅维里》(1982)、《权力与秩序》(1993)、《新的战争》(2002),以及《帝国》(2005)等。


嘉宾:

黄燎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主要从事德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翻译及教学工作。著有《托马斯•曼》;译有《批评家之死》《雷曼先生》和《死于威尼斯》等。先后荣获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1992)及第三届鲁迅文学翻译奖(2005)。

李维,《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译者,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史方面研究与教学。撰有德文专著《纳粹德国有关“欧洲经济新秩序”的规划1939-1945》,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供稿: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