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做客新人文讲座 续谈阳明心学的当代启示
(通讯员 邢冰)2019年10月23日下午在一教,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教授应约再次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滋养民族心灵、坚韧内心定力——阳明心学的当代启示”为题,继续阐释中国面临的第三大陷阱,即“周边纷扰陷阱”,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分享了如何运用阳明心学的哲学思维,应对中国复杂的民族、宗教与边疆等问题。
演讲人叶小文教授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叶小文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即中美经济冲突不断,周边国家关系复杂微妙,呈现出“八面埋伏、四方来风”“东有岛链、西引祸水”等局面。在国内,西藏、新疆、台湾等问题也颇为尖锐。叶小文指出,我们必须突破东西两面的封锁,同时解决内部的种种问题,方能使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内忧外患到内稳边安。
首先,叶小文对西藏问题,介绍了金瓶掣签制度的历史由来与发展。他指出,第十一世班禅寻访认定的整个过程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工作的成功范例,给我们提供了既符合历史定制、宗教仪轨、金瓶掣签和中央批准的历史传统,又蕴含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精神,管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成功经验。叶小文强调,治理需要审时度势,殚精竭虑;治理需要思路清晰,多谋善断;治理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治理需要争夺人心,上善若水。
接着,叶小文对台湾问题进行了分析。叶小文引用清人丘逢甲的《春愁》,指出人民期盼统一的愿望,并介绍了通过宗教交流方面的工作以及团结两岸同胞的举措。叶小文以星云大师为例,他的角色从最初大陆与台湾紧张时期的“缓冲地带”,逐渐成为两岸对话的微妙纽带。
最后,叶小文对阳明心学的理论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阳明心学的“心即理也”,就是说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着广泛、深沉、充实的文化自信的中华民族。我们确立了、滋养了、磨炼了、凝聚了我们内心的定力,我们全党不忘初心,我们万众一心,此心无比笃定、坚韧、强劲。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成功跨越三个陷阱,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正式演讲之后的互动环节,叶小文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阳明心学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以及如何面向国外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等。
学生提问
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九)“文学与人生”的第十二讲,由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教授主持并点评。
主持人胡显章教授
相关链接:叶小文,贵州贵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博士、韩国东国大学名誉博士。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正部长级),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团长等。
主要著作有《多视角看社会问题》《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化对抗为对话》《把中国宗教的真实情况告诉美国人民》《从心开始的脚步》《宗教七日谈》等。论文《社会学否定之否定的进程及其内在矛盾》曾于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论文奖。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