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活动

新闻及活动

Peter Singer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 强烈呼吁提高对动物伦理的重视

(学生通讯员 黄鑫)10月8日下午在人文楼413教室,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Peter Singer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特邀专场,发表了题为“Animal Ethics Now”(当务之急的动物伦理)的演讲。此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人文学院哲学系联合主办,由科学史系教授王巍主持,吸引了线下线上共计700余名师生前来聆听。这是Singer教授为期20天的中国学术之旅的首场演讲。

Singer教授1975年出版其《动物解放》,是全球动物权益运动的先驱。在本次演讲中,Singer教授通过大量实例和严谨的伦理分析,强调了现代社会亟需重新审视我们与动物的关系,呼吁大家从伦理角度认真对待这一议题。


屏幕快照 2024-11-07 上午10.18.56.png

Peter Singer教授演讲


演讲伊始,Singer教授介绍了“动物伦理”这一迅速发展的学术领域,并指出尽管这一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但在中国的研究和教学仍然相对薄弱。他强调,许多人依赖直觉来决定如何对待动物,但这种做法容易受到文化和个人偏见的影响,无法确保对动物的公正对待。Singer教授呼吁通过伦理学的思考和推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强调应在动物的痛苦和利益面前保持理性。

Singer教授提出,如果我们不从伦理的角度认真思考如何对待动物,那么现有的物种歧视将会继续存在。这种歧视与过去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类似,它基于一种毫无理据的偏见:我们认为某些生物的利益比其他生物的利益更为重要。Singer教授特别提到,动物伦理在许多国家已经进入了立法和实践层面,但推动公众对动物伦理的认识是立法改革的基础,而个体的觉醒与立法进步是相辅相成的过程。Singer教授引用了欧洲的例子,欧盟已经立法禁止了某些残酷的畜牧方式,如在极为狭窄的空间内饲养母猪和小牛。

在演讲的最后,Singer教授特别呼吁与会者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的选择。他指出,动物伦理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领域,也是每个人都可以实践的生活伦理。他强调,减少或避免食用动物制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改变方式之一,Singer教授还提到了植物性饮食对环境、健康以及动物福利的积极影响,并以他个人的素食经历为例,说明这种饮食方式并非是一种牺牲,而是对更健康、更道德生活方式的选择。

台湾中央研究院兼任研究员钱永祥教授对演讲内容进行了点评。钱教授首先高度赞扬了Singer教授对动物伦理学的贡献,认为他的工作为伦理学领域带来了深刻的觉醒,特别是他揭示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物种歧视背后的共同逻辑。钱教授也提出,Singer教授的伦理学基础主要建立在理性和逻辑之上,但情感与道德动机在伦理实践中同样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很多人之所以对动物的痛苦视而不见,部分原因在于缺乏足够的情感联系。因此,动物伦理学不仅需要规范和原则,还应帮助人们培养对动物的同理心和情感关怀,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伦理实践。


屏幕快照 2024-11-07 上午10.19.15.png

钱永祥教授进行评论

 屏幕快照 2024-11-07 上午10.19.28.png

与谈环节:Peter Singer教授(左)、钱永祥教授(中)与王巍教授(右)

 

整场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Singer教授的演讲激发了听众对动物伦理问题的深刻思考。这场讲座有望推动更多人关注动物伦理,并在未来进一步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屏幕快照 2024-11-07 上午10.19.43.png

参会人员聆听讲座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