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活动

新闻及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吴英做客新人文讲座 探讨唯物史观的当代重新阐释

(学生通讯员 郝学智)2025年2月27日下午在六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主任吴英研究员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重释唯物史观”为题,结合经典著作及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对唯物史观做出重新解释,运用新的理论解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做出解析,以真正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学的指导地位。线上和线下共计2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屏幕快照 2025-03-07 下午3.21.59.png

主讲人吴英

讲座伊始,吴英从重释唯物史观的紧迫性、可能性和艰巨性三个视角,阐释为什么要对唯物史观展开“守正”与“创新”。他认为,从苏联借鉴而来的传统唯物史观是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构建的。随着时代主题转换为“和平与发展”,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理论概括、理论阐释和理论指导,唯物史观的传统解释愈来愈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亟需回到马克思,通过对唯物史观进行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的研究,建立符合中国自身知识体系的唯物史观体系。

吴英对唯物史观的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存在三个基本概念做了重新界定。他指出,目前流行的唯物史观解释体系存在引证经典作家论述缺乏全面性与解释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缺乏说服力两大问题,从而导致唯物史观的传统解释体系对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在逐渐下降,对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在逐渐边缘化。因而,我们必须在对经典作家著作更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对唯物史观做出重新解释,并运用新的理论解释来对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解析,才能真正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学的指导地位。

吴英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主要内容涵盖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历史发展动力、社会形态理论、国家性质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后发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问题,等等。

最后,吴英指出,传统唯物史观解释的最大缺陷在于采用无视具体条件的“全称判断式的规律”,作出一些归纳式的判断;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应当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因果必然性规律”。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吴英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动力、辩证法的位置、资本主义国家革命与自身扬弃等问题。

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世界史系列讲座”第二十三讲,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李任之主持并点评。

 

相关链接:吴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主任,《史学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基本理论与历史和现实运用研究。主要著译作有《重释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等;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文章80余篇。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