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推荐 |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外聘教学名师课程
想要在抢课大潮中独占鳌头? 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同学们特别精选四位外聘的教学名师,邀请同学们共享人文学术盛宴,全面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人文气质”需要。
快来看看今年精选的外聘名师课程都有哪些吧!
1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任课教师:刘壮虎
刘壮虎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逻辑学的国歌分支,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了适合各种逻辑的邻域语义学。国内批判性思维的创始人之一。
本次开设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意在培养同学们能够在政治演说、法律诉讼、社会评论、商业谈判等自然语言语境中具有实际论证的逻辑方法和技能,让同学们学会如何使用一般的逻辑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辨识论证的分析能力以及从论证中提取综合信息的概括能力。
2简明世界环境史
任课教师:包茂红
包茂红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亚非环境史,世界环境史学史,世界近现代史等。曾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奖。
世界环境史大体上以1500年和1960年代为界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的古代”、“人类征服和改造环境的现代”、以及“重新走向和谐的当代”。而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分为四个研究维度,即人类影响下的环境变迁、经济环境史、政治环境史和文化环境史。在本次开设的课程中,包教授将以时间为序,分析环境史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 《红楼梦》导读
任课教师:曹立波
曹立波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在红学方面成果丰硕,相关学术成果近百项。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本次导读课中,曹教授将引导同学深入解析《红楼梦》,通过细读文本来关注作品的叙事艺术、精雅意趣与空间艺术的表现手法。此外,本课还将适当关注有版面异文的经典情节,展现文学名著的修订过程。
4古典社会学思想
任课教师:李康
李康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社会学理论、历史社会学与文化社会学。曾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本课以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现代工业社会之形成过程为历史背景,铺陈社会学面对社会转型和社会问题的学科关怀、核心概念与分析思路。课程将重点介绍托克维尔、韦伯、涂尔干、齐美尔等古典社会学思想大师的基本学说及其经典名著,以凸显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化高度分化之前,时代精神、社会进程、学科思考、个人关怀之间的密切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