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下午在六教,北京市教学名师、清华大学中文系长聘教授、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君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曹植和他的《洛神赋》”为题,从新的角度为到场的二百余位师生深刻阐释了曹植的生平经历对创作《洛神赋》的影响。
2019年3月23日,第十期“邺架轩读书沙龙”聚焦A.A.瓦西列夫的《拜占庭帝国史》,译者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家玲教授与清华大学历史系张绪山教授展开对谈,以广阔的视角思考拜占庭帝国之兴衰。
2019年3月14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十九首讲在六教拉开帷幕。本系列讲座主题“文学与人生”,当代实力派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格非(刘勇)教授应邀以“意见与文学”为主题,为到场的两百余名师生阐释了在当代文学及文学创作者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2019年1月3日下午在六教,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副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夏莹做客新人文讲座,以“青年马克思‘养成记’”为题,为到场的百余位师生展示了青年马克思是一位充满冒险精神富有、富有青春活力的思想历险者,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横空出世的思想大师,特别是对青年马克思关注社会现实的唯物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阐发。
2018年12月13日下午在六教,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系主任宋继杰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柏拉图的哲学思维模式”为题,从柏拉图的著作中探究其基本思维模式,并阐释了柏拉图哲学思想对后世哲学的影响,为到场的近二百名师生作了一场精彩演讲。
12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会议在新斋104会议室举行。朱邦芬、彭刚、余锡平、钱小军、孙麓岩、赵洪等教授出席,教务处副处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主持会议。
11月24-25日,第四届工程文化素质教育高级研讨会在李兆基科技大楼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畅谈当前新时期新工科培养中工程文化素养教育的使命与前景。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教务处联合举办。
2018年11月22日下午,文化部外联局原参赞、国家对外交流研究基地特聘专家车兆和先生应邀做客新人文讲座,以“破解文化交流密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题,结合时代热点,为到场的近百名师生阐释我国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应有姿态。
2018年11月1日下午,当时只道是寻常——纪念王步高先生逝世一周年雅集在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同厅举行。王步高先生外孙王子航,清华校友、法国电信高级框架设计师高士元学长,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程钢以及学生社团成员参加了活动。
台湾知名作家、文化学者、日月书院讲座主持人马叔礼先生做客新人文讲座,于10月31日下午、11月1日下午分别以“《西游记》的神话世界与真实人生”“苏东坡——中国第一才子”为题,结合《西游记》漫谈在追求人生理想、突破生命限度过程中的“心智”“欲望”“气魄”等方面的思考和剖析了苏东坡的才情与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