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第二十二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陈嘉映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周濂,围绕新书《走出唯一真理观》展开对话,畅谈走出唯一真理观之后,人应当如何关心与认识真理、如何保持“个人完整性”以及如何处理自我认知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担任主持。
3月11日下午在六教,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梅雪芹做客新人文讲座,以“从治理污染到礼让自然——英国人的环保史话”为题,从英国环保的历史出发深入地探讨了英国环保理念变迁的问题。本场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加。
2月25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刘晓峰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日本人的生死观”为题,为到场的200余名师生剖析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生死观念。
2020年12月23日晚,第二十一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清华大学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汪晖和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章永乐围绕新书《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20世纪的中国”第一部)展开对谈,着重对“世纪”这一新概念的诞生和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宏大又深入的阐释与分析。
12月17日,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做客新人文讲座,以“画家与鉴藏家——有关王翚、恽寿平与唐宇昭、笪重光之间交游的思考”为题,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诠释了画家与鉴藏家之间的交游,引导大家思考鉴藏活动和鉴藏家对画家绘画风格形成与演变的影响。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故宫系列专场第四场讲座,由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主持并点评。
2020年12月10日下午在蒙民伟人文楼,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以下简称“文素讲座课程”)首期微沙龙活动举行。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文素基地)常务主任王巍与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代表、选课学生代表、文素讲座课程助教等10名师生参加。
12月3日下午在六教,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章宏伟所长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元大都宫城在哪里?”为题,通过精当的历史文献资料与深入浅出地讲述,带领线下线上百余名师生揭开元大都宫城空间位置的神秘面纱。
2020年11月22日,清华大学第二十二届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在蒙民伟人文楼成功举办。本届人文知识竞赛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学术活动中心承办。今年的竞赛以“天地立心”为主题,将北宋大儒张载一千年诞辰和“一二·九”运动八十五周年纪念日相结合,旨在弘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文理想以及华北爱国青年舍命为国、救亡图存的进步思想。
11月27日下午在六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王奇生教授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小革命与大革命:1920年代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竞争”为题,为到场及线上的百余名师生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在1920年代革命期间国共两党合作与竞争的历史与启示。
11月26日下午在六教,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史学会清代宫史研究会秘书长任万平研究馆员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看图识礼——清朝典仪的图象化解读”为题,利用文献并对应大量图片,详实生动地举例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分析了清代嘉、吉、军、宾、凶五礼的内涵,阐释了清朝的典仪制度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