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第二十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李康,围绕严飞新著《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展开对谈,分享各自对于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理论与现实日常的互动方式等问题的思考与理解。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邓耿老师担任主持。
11月19日下午,著名美学家、文化批评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肖鹰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以“《红楼梦》的美学意蕴”为题,从大观园、贾宝玉和宝黛之恋三个意象层面,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剖析了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美学意蕴。
2020年10月15日晚,第十九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清华大学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张国刚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围绕张国刚教授所著的新书——《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共同梳理古代中国的治理道术,探寻兴衰治乱的文化根源。
2020年9月28日晚,第十八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吴国盛教授与胡翌霖助理教授围绕新书《人的延伸——技术通史》,畅谈“技术”的内涵、“技术通史”的成立及其叙事线索。
半亩方塘长流水——纪念王步高先生逝世三周年雅集于2020年10月25日下午在邺架轩举行。此次雅集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图书馆、学生清莲诗社、学生茶文化协会、学生古琴社、学生书法协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原校长助理、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原常务副主任李树勤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社会科学学院肖红缨老师,清华校友萧云子以及各学生社团成员等出席了本次活动。雅集由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程钢主持。
10月22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倪玉平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历史照亮现实: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为题,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与图像资料,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剖析了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不同走向。
2020年10月20日晚,由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主办的清华大学文化艺术大讲堂(以下简称“文艺清华”)于清华大学大礼堂拉开帷幕。此次讲座系“文艺清华”第一讲,邀请了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以“敦煌与故宫—不同力量铸就的文化丰碑”为主题,为现场的师生讲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此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主持。
10月8日,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先生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为题,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经济史视角下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启示。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中国史系列专场第二讲,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李欣然主持并点评。
9月17日下午,第三届清华大学“王步高通识教育奖”颁奖仪式在第六教学楼举行,人文学院历史系张国刚教授获颁此奖项。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为张国刚颁奖并致辞,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作为特邀嘉宾致辞。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原主任胡显章,清华大学原校长助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原常务副主任李树勤等出席活动。颁奖仪式后,张国刚作题为“比较视野下中国历史与文明特色”的学术报告。
2019年12月19日晚上,第十七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先生,与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张芬女士,围绕格非新书《月落荒寺》展开对谈,共话文学世界的神秘,探讨重返真实的可能。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老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