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主办的清华大学文化艺术大讲堂(以下简称“文艺清华”)于清华大学大礼堂拉开帷幕。此次讲座系“文艺清华”第二讲,邀请了中国美术馆馆长、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以“为时代造像”为题,为现场的师生阐述了他对雕塑与文化的理解。此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主持。
5月13日下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傅有德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比较视域中的犹太精神”为题,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阐释了对犹太民族精神的思考。
5月17下午,第24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吕文浩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围绕新书《踏上健全与繁荣的大路:纪念潘光旦诞辰120周年论文集》,共同回顾探讨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前辈潘光旦的生平经历与治学取径。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担任主持。
4月16日下午,第23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晏绍祥教授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张绪山教授围绕新书《与距离斗争——中国和西方的古代世界史研究》,结合古代世界帝国实现统治的可能、中国学界关于世界古代史研究发展脉络、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叙述的产生原因三个学术基本问题,展开深度对话。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担任主持。世纪文景出版社总编姚映然女士向图书馆副馆长张秋老师捐赠新书。
4月1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张绪山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国王当医师——布洛赫<国王神迹>对中古法英王权政治的研究”为题,从《国王神迹》(Les rois thaumaturges)一书出发,深入阐释了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对中世纪法英王权政治的研究目的及其深远意义。
3月18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所执行所长王奇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俄罗斯民族性与中俄关系发展历程”为题,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详细解读中俄两国四百余年的关系发展历程。
3月12日下午,第二十二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陈嘉映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周濂,围绕新书《走出唯一真理观》展开对话,畅谈走出唯一真理观之后,人应当如何关心与认识真理、如何保持“个人完整性”以及如何处理自我认知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担任主持。
3月11日下午在六教,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梅雪芹做客新人文讲座,以“从治理污染到礼让自然——英国人的环保史话”为题,从英国环保的历史出发深入地探讨了英国环保理念变迁的问题。本场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加。
2月25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刘晓峰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日本人的生死观”为题,为到场的200余名师生剖析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生死观念。
2020年12月23日晚,第二十一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清华大学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汪晖和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章永乐围绕新书《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20世纪的中国”第一部)展开对谈,着重对“世纪”这一新概念的诞生和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宏大又深入的阐释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