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李红军做客社科大讲堂,以“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计量分析”为题,为百余名线下及线上师生阐释何为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计量分析,并讲解机器学习方法在计量分析中的应用。
9月15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蔡文鹏副教授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新学期首讲,以“‘无讲座,不清华’——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例”为题,讲述《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缘起、发展与学习要点,帮助同学们深入、系统地了解《文化素质教育讲座》(以下简称“《讲座》课程”)课程设立的意义。
6月2日下午在云端课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牟文婷做客社科大讲堂,以“焦虑调节和压力管理:如何让焦虑为你所用”为题,为在线师生讲解如何正确认识焦虑,并阐释焦虑调节的方法。
5月26日下午在云端课堂,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刘晓峰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德川家康与日本文化”为题,为百余名在线师生阐释德川家康对日本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5月19日下午在云端课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徐志浩助理教授做客社科大讲堂,以“战时恶性通货膨胀——以民国金融和粮食市场为视角”为题,为在线师生分享自己对民国时期恶性通货膨胀的研究,阐释恶性通货膨胀研究的重要意义。
4月26日下午,第三十一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人文清华讲坛负责人张小琴与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围绕新书《守望与思索——人文清华讲坛实录精选特辑》展开对谈,分享了人文清华讲坛设置初衷、媒体平台运营成果、系列丛书出版情况,以及讲坛中的精彩内容与动人故事。
5月12日下午在云端课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孙秀林教授做客社科大讲堂,以“中国大都市的居住与空间分析:上海为例”为题,为在线师生阐释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大都市居住与空间分布形态的分析与思考。
4月28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桂生先生做客新人文讲座,以“雷海宗先生的史学精神与人文风范”为题,为到场的百余名线下及线上师生分享了自己对雷海宗先生的深刻体认,鼓励大家更好地传承清华史学的文脉。
4月22日午时,清华人文沙龙第二讲在人文楼124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仓重拓做客沙龙,并以“日本鲁迅研究再考:以竹内好与鹿地亘对鲁迅《我要骗人》的不同解读为主”为题做了演讲。本次沙龙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倪玉平教授主持、中国语言文学系袁先欣副教授评议。
4月7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张绪山做客新人文讲座,以“近代‘权力腐败论’思想的形成及其社会意义”为题,为到场的百余名线下及线上师生梳理了“权力腐败论”思想的形成及历史发展脉络,阐释其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