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霓虹做客社科大讲堂,以“脑与认知”为题,在线上为200余名师生阐述认知心理学与脑科学基础研究问题和前沿成果,讲解视知觉的复杂性及其中蕴含的注意、学习和记忆等高级认知成分的神经机制。
11月25日下午,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仲伟民做客新人文讲座,以“经济全球化与19世纪的中国:以茶叶和鸦片贸易为例”为题,在线上为200余名线下及线上师生阐释茶叶和鸦片贸易在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性,并以茶叶和鸦片贸易为视角剖析了19世纪的中国被全面卷入全球化过程,剖析19世纪的中国因缺少走向世界的意识而导致全面危机。
2022年11月20日14:00,清华大学第二十四届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在蒙民伟人文楼B219成功举办。本届人文知识竞赛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人文学院学生科协承办。本届竞赛以“曲水流觞”为主题,取王羲之《兰亭集序》之佳话,探寻先贤“以文会友”之旨趣,意在为清华学子提供重温人文情怀、展现人文素养、挥洒清华风采的舞台
11月16日晚,第三十四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学堂在线、光明网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活动邀请到《清华写作与沟通课教学案例集》(以下简称《案例集》)主编梅赐琪与《写作是门手艺》作者刘军强展开对话,分享《案例集》的成书过程、通识写作教学理念以及写作教育心得。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担任主持。
11月17日下午,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杨丹霞做客新人文讲座,以“《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书画的聚与散”为题,在线上为200余名线下及线上师生讲述其编纂过程、收录文物来源和流转特点,并阐释其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11月10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任剑涛做客社科大讲堂,以“审视‘现代’的社会科学眼光”为题,阐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审视“现代”的异同,剖析“现代”实证研究的利弊,并探讨社会科学的归位要义。
10月26日晚上,第三十三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勇教授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孙震围绕新书《数字经济前沿八讲》展开对谈,围绕数字经济领域研究成果,分享对数字经济前沿的认知、经验和感悟,探讨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格局发展的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邓耿担任主持。
11月3日下午在六教,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龙登高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制度体系中的传统士绅与基层治理”为题,为200余名线下及线上师生诠释士绅在传统中国的公共品供给与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制度基因与文化基因。
10月27日下午在六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特聘教授赵世瑜先生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江南史研究”为题,为200余名线下及线上师生阐释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江南史研究的新视角、新成果。
10月20日下午在六教,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朱鸿文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博物馆的开放管理”为题,为二百余名线下及线上师生讲述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理念的演进和具体实践,讲解了故宫博物院在弘扬传统文化和服务社会公众方面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