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谢丹夏副教授做客社科大讲堂,以“广义数字经济理论”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述数字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前沿,详细生动地介绍广义数字经济理论模型,揭示数据、算力、存储与算法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影响规律。
9月21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蔡文鹏副教授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新学期首讲,以“‘有讲座,更清华’——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例”为题,讲述为何选听学术讲座、何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以下简称《讲座》课程),以及如何写好课程书面报告等内容。
6月21日晚,第三十八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政治学系教授孟天广,社会学系教授孙秀林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济冬围绕《过程导向的国家治理:政府质量的生成、效应与机制》一书展开对话,分享过程导向的国家治理运行机制和政治逻辑。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担任主持。
5月25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赵一璋做客社科大讲堂,以“数字社会学——理解数字社会的钥匙”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述了数字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前沿,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介绍了数字社会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并对数字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5月11日晚,第三十七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与人文学院讲师薛静围绕《这个世界的人与人文》一书展开对话,分享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程“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在探访不同国家、文化中的故事和思考。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担任主持。
5月18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张丹做客社科大讲堂,以“脑机接口”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述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脑机接口技术在信息交流与控制、状态识别与监测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月27日下午在六教,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沐涛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古代东北非区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解古代东北非区域文明圈的形成、发展、交融影响和衰落的历史,并剖析古代东北非文明的共性特征。
4月20日晚,第三十六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睦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孙墨青围绕《美育教师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以下简称《手册》)展开对话,分享如何认识美育、认识艺术教师以及美育教学心得。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担任主持。
4月20日下午在六教,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系副教授牛可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托举‘美国世纪’的人:20世纪的美国‘权势集团’”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释“权势集团”的内涵,分析其在美国社会文化历史中生成、流变、消解的历史以及对美国发展的影响。
4月14日下午在六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昝涛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土耳其的革命史叙事”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分析土耳其共和国早期官方史学基本内容与特点,阐释土耳其革命的意识形态在历史书写方面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