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张一思副教授做客社科大讲堂,以“探索成长之旅:精细量化基于现实世界观测的行为发展”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述如何利用可穿戴技术、机器学习算法等前沿技术,以第一视角在日常环境中观察婴儿的自然行为,深入理解婴儿在学步和语言等关键发展阶段过程中与人和环境的交互,理解婴儿语言发展中阶跃式变化的过程,并分析该领域目前面临的挑战。
4月11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洪伟副教授做客社科大讲堂,以“清洁炉灶在陕北:技术与社会互构的田野”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述了跟踪全球清洁炉灶联盟在陕北农村推广清洁能源项目的故事。洪伟老师通过细致的经验研究,剖析传统炉灶炕技术系统与日常生活、文化传统的紧密缠绕,揭示清洁炉灶与基于这一技术系统形成的社会秩序的冲突,探讨清洁炉灶在陕北、以及世界各地推广困难的症结。
3月28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肖鹰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画家的眼与心——维米尔绘画的诗意”为题,为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解读17世纪荷兰优秀的风俗画家,被看作“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代表性画作,剖析其绘画对技术与艺术、写实与表现等矛盾的创造性处理,揭示其深于客观描绘的诗意精神,引导同学们深入地领会经典作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3月18日下午,第四十二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壁生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系主任唐文明教授围绕《孝经正义》一书展开对话,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分享《孝经》的研究历史、近现代对《孝经》的批判与继承,以及在当代继续研究《孝经》和“孝”文化的意义。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邓耿担任主持。
2月29日下午在六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俞金尧做客新人文讲座,以“近代早期的市场和市场经济”为题,从全球化的视角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释全球贸易形成的历史,剖析近代早期世界市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经验与启示。
12月28日下午,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出版社社长章宏伟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清明上河图》研究再提问”为题,与线上和线下200余位师生探讨《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领悟《清明上河图》的永恒魅力。
12月22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刘昊副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我们时代的莎士比亚”为题,以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传统戏剧的引介、改编为例,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解在当下世界戏剧的视域中,跨文化的艺术形式赋予原作文本新的解读可能。
12 月21日下午在六教,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学研究所所长、故宫研究院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军做客新人文讲座,以“中国文化的时间与空间”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解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观象授时体系,阐释其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空观及其深远影响。
12月14日下午在六教,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文君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北京中轴线的匾额与楹联”为题,为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解北京中轴线上各座建筑的匾额、楹联和掌故,全面而深入地阐释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12月3日下午,2023年清华大学第24届“文至吾工”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在李兆基科技大楼B座148成功举办。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科学史系教授王巍老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历史系副教授程钢老师,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双创教学部副部长罗勇老师,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人文素质教研部侯倩老师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陈杨老师作为评委嘉宾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