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第三十七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与人文学院讲师薛静围绕《这个世界的人与人文》一书展开对话,分享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程“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在探访不同国家、文化中的故事和思考。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担任主持。
5月18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张丹做客社科大讲堂,以“脑机接口”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述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脑机接口技术在信息交流与控制、状态识别与监测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月27日下午在六教,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沐涛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古代东北非区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解古代东北非区域文明圈的形成、发展、交融影响和衰落的历史,并剖析古代东北非文明的共性特征。
4月20日晚,第三十六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睦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孙墨青围绕《美育教师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以下简称《手册》)展开对话,分享如何认识美育、认识艺术教师以及美育教学心得。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担任主持。
4月20日下午在六教,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系副教授牛可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托举‘美国世纪’的人:20世纪的美国‘权势集团’”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释“权势集团”的内涵,分析其在美国社会文化历史中生成、流变、消解的历史以及对美国发展的影响。
4月14日下午在六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昝涛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土耳其的革命史叙事”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分析土耳其共和国早期官方史学基本内容与特点,阐释土耳其革命的意识形态在历史书写方面的重要影响。
3月31日午时,清华人文沙龙第三讲在人文楼124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副教授陆伊骊做客沙龙,并以“淡水水母在近代中国的全球思想史”为题演讲。本次沙龙由清华大学文素基地常务副主任、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王巍主持,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宋念申评议。
4月6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勇教授做客社科大讲堂,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与协同监管”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述当今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诠释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与数字经济关系以及数字经济协同监管理念。
3月24日晚,第三十五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科学文化学者潘涛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刘兵围绕《搞科学:在哲学的启示下》(以下简称《搞科学》)展开对话,分享马里奥·邦格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哲学。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担任主持。
3月30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孟天广教授做客社科大讲堂,以“国家信息能力与数字政府建设”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述国家治理的信息理论,结合数字政府建设实践,诠释信息要素和信息机制对国家治理的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