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张小军做客社科大讲堂,以“何以为人?以何为人?——面对AI挑战的人类学思考”为题,从人类学的角度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解AI的发展和风险,并深度阐释理解AI的相关理论观点。
11月24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肖鹰做客新人文讲座特邀专场,以“在山水行走中解读王履《华山图》——从喀纳斯到富春江”为题,结合自己的游历体验,为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赏析王履《华山图》,跨越时空地赏析画集,探讨中国古代绘画的山水精神。
11月23日下午在六教,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历史系教授马俊亚做客新人文讲座,以“运河东移与明清沿运地区生态变迁”为题,为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剖析大运河对所经区域的生态影响与技术特点,阐述大运河的历史经验和文化遗产。
11月16日下午在六教,故宫古建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做客新人文讲座,以“细探故宫建筑里的秘密”为题,为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解码故宫古建筑里的四个秘密,从细微处揭示故宫古建筑体现的古代智慧与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11月9日下午在六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刘小萌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满与汉:清代北京社会”为题,从城市史与民族史的视角,为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解析清代北京满汉畛域逐步化解、多民族成员密切交往和逐渐陶融过程,总结该进程的特点和深远影响。
10月23日下午,第四十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唐文明教授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教授围绕《极高明与道中庸——补正沃格林对中国文明的秩序哲学分析》一书展开对话,分享沃格林不同时期如何看待中国文明和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沃格林的中国文明研究。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邓耿担任主持。
10月26日下午在六教,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温春来做客新人文讲座,以“西南国家传统与中央王朝的秩序建构”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述元清时代中央王朝将西南地区夷族部落整合进大一统秩序的历史过程,揭示这一过程如何影响西南人群的国家认同。
10月25日下午在六教,东南大学陈怡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以“《中庸》的逻辑解析和文本订正”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重新梳理《中庸》的内在逻辑结构,探讨文本修订和明晰概念内涵,以期能更好地阅读经典。
10月20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隽雪艳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日本文学与白居易”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解读白居易在日本不同时代背景中的形象,诠释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重写,揭示比较文化研究方法在认识和理解文化传播和融合中的重要意义。
9月28日下午,第三十九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立波,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程钢围绕《红楼梦版本与艺术》一书展开对话,分享此书的成书过程及《红楼梦》版本、文本、历史背景等红学相关议题。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邓耿担任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