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在人文楼413教室,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Peter Singer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特邀专场,发表了题为“Animal Ethics Now”(当务之急的动物伦理)的演讲。此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人文学院哲学系联合主办,由科学史系教授王巍主持,吸引了线下线上共计700余名师生前来聆听。这是Singer教授为期20天的中国学术之旅的首场演讲。
9月26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长聘副教授孙震做客社科大讲堂,以“资本化vs.商品化——数据市场的演进逻辑”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解释了数据交易模式的现状与演进,并提出了支持商品化交易的可行机制。
9月19日下午在六教,故宫古建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太和殿——建筑历史与古代智慧”为题,基于丰富的图片,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解读太和殿丰富而又沧桑的建筑历史、壮美的建筑艺术,璀璨的建筑文化和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
9月12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蔡文鹏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新学年、新学期首讲,以“‘有讲座 更清华’——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例”为题,阐述了何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以下简称“讲座”课程)、如何选听及写好书面报告,以及为何要选听学术讲座等内容。
6月5日下午,第五届清华大学“王步高通识教育奖”颁奖仪式在第六教学楼举行,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晋军获此奖项。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彭刚为晋军颁奖并致辞。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原主任胡显章,清华大学原校长助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原常务副主任李树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庞海芍等出席活动。颁奖仪式后,晋军作题为“社会学的想像力”的学术报告。
5月30日下午在六教,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王敬慧做客新人文讲座,以“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共情能力培养”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释如何通过互文性视角深入阅读复杂结构的经典英语文学作品,以及通过跨文化的视角培养跨文化沟通与共情能力。
5月16日下午在六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张旭鹏研究员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全球史中的个人:价值与批判”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剖析重塑全球史的研究转向、理论来源和影响,以及全球史研究方法转向所带来的新问题、新影响。
5月9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教授陈永国做客新人文讲座,以“西方阅读史中的人文学阅读”为题,以人文学发展史的几种主要阅读形式为视角,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释西方人文学的发展,并强调阅读在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会整体素质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4月25日下午在六教,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向荣做客新人文讲座,以“近代早期古典农学知识复兴与英国农业革命”为题,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探讨古罗马农学知识对英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影响。
4月15日晚,第四十三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清华大学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学堂在线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法学院赵晓力副教授与人文学院高瑾助理研究员围绕《要命的地方:家庭、生育与法律》一书展开对话。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主持本次读书沙龙活动。